越南胡志明市設備返華維修及再出境操作流程
一、背景與適用場景
企業(yè)在越南胡志明市使用的設備(如生產(chǎn)線機械、檢測儀器等)發(fā)生故障需返華維修,維修后需重新運回越南繼續(xù)使用。此類操作涉及中越兩國進出口申報、臨時免稅政策、物流運輸協(xié)調(diào)等復雜環(huán)節(jié)。以下為全流程操作指南,幫助企業(yè)合規(guī)高效完成設備往返。
越南出口申報 → 2. 運輸至中國(維修地) → 3. 中國進口申報(臨時免稅) → 4. 維修完成后再出口至越南 → 5. 越南進口清關(免稅復運進境)
確認設備屬性與出口資質(zhì)
設備需屬于“暫時出境維修”性質(zhì),非永久性出口。
越南出口方需提供設備原進口時的報關單(證明設備合法來源),并確認設備無抵押或產(chǎn)權糾紛。
文件準備
使用ATA Carnet(暫準進出口通關文件)可簡化中越兩國報關流程,免除關稅擔保(需提前向越南國際商會申請)。
如無ATA單證冊,越南海關可能要求繳納出口保證金(設備返越后需申請退還)。
出口合同:注明設備返華維修的臨時性(非買賣)。
維修協(xié)議:中越雙方簽訂的設備維修服務協(xié)議(需明確維修內(nèi)容、費用、返運時間)。
裝箱清單:設備名稱、型號、序列號、重量、價值等詳細信息。
ATA單證冊(推薦):
出口報關
申報HS編碼:按設備實際用途歸類(如機械類設備歸入84章)。
申報方式:選擇“暫時出口”(Temporary Export),注明“返修(Repair)”目的。
運輸安排
空運:適合高價值、急需維修的小型設備(時效快,成本高)。
海運:適合大型設備(需妥善固定防損,時效約7-15天)。
陸運:經(jīng)中越邊境口岸(如友誼關)運輸,需協(xié)調(diào)跨境卡車。
運輸方式選擇:
包裝要求:設備需拆卸易損部件單獨包裝,外箱標明“返修貨物”及“Handle with Care”。
進口前準備
越南出口報關單、維修協(xié)議、設備原進口證明(如有)。
ATA單證冊或向中國海關提交《保證金/保函》(金額約為設備應繳稅款的110%)。
進口方資質(zhì):中國境內(nèi)維修企業(yè)需具備進出口權,并向海關申請“暫時進境貨物”資格。
文件提交:
報關流程
申報方式:選擇“暫時進口”(Temporary Import),HS編碼需與越南出口申報一致。
免稅依據(jù):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暫時進出境貨物管理辦法》,維修類暫時進境貨物可免繳關稅、增值稅,但需在6個月內(nèi)復運出境(可申請延期1次,最長延期6個月)。
提貨與維修
完成清關后,提貨至維修工廠,保留維修記錄(如更換零件清單、維修報告)以備海關核查。
出口申報
使用ATA單證冊:直接憑冊辦理出境核銷。
保證金模式:海關驗核設備后退還保證金。
文件更新:提供維修報告、更換零部件清單(如新增零件需申報并補稅)。
申報要求:
運輸安排
需與越南進口方確認清關能力,建議使用原運輸方式(如海運返越)。
文件提交
越南原出口報關單、中國維修報告、復運進境聲明。
證明設備未發(fā)生實質(zhì)性改變(如核心部件未更換)。
免稅依據(jù)
根據(jù)越南海關規(guī)定,暫時出境維修的設備復運進境可申請免繳進口關稅(需提供原出口證明)。
ATA單證冊優(yōu)勢
簡化報關流程,免除關稅擔保,適用于中越均為ATA成員國的場景(越南已加入,中國適用)。
單證冊有效期1年,需確保維修及往返運輸在有效期內(nèi)完成。
風險規(guī)避
設備價值認定:出境時需明確申報設備原值,避免返越時海關對維修后價值爭議。
時間管控:嚴格遵循中國海關“6+6個月”暫時進境期限,超期可能需補繳稅款。
包裝與保險:購買全程運輸保險,防損條款需覆蓋拆卸、維修、再裝運環(huán)節(jié)。
維修零件稅務處理
若零件隨原設備復運出境,可免稅;
若零件留在中國,需按一般貿(mào)易補繳進口稅款。
在中國維修期間更換的零件:
ATA單證冊費用:約500-1000美元(根據(jù)設備價值)。
海運費用:胡志明市→中國港口(如深圳/廣州)→返越,20GP集裝箱約$800-$1500(往返)。
全程時效:
越南出口至中國維修:10-20天(含清關)。
維修時間:視故障復雜度而定。
返越清關:5-10天。
選擇專業(yè)貨代:委托熟悉中越暫時進出口政策的貨代公司,協(xié)助辦理ATA單證冊及海關協(xié)調(diào)。
提前備案:與中國海關確認維修企業(yè)資質(zhì)及設備歸類,避免申報爭議。
完整留存證據(jù):保留設備出境前照片、維修記錄、物流單據(jù),應對海關查驗。
通過ATA單證冊或保證金模式,企業(yè)可高效完成設備往返中越的維修流程,關鍵需確保申報一致性、時間合規(guī)性及文件完整性。建議企業(yè)與海關、貨代、維修廠緊密協(xié)作,提前規(guī)劃物流路徑,最大限度降低稅務成本與操作風險。